新型养老模式运行的共同特点
日期:2016-08-05 / 人气:

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无论是老龄工作部门还是学术界都普遍认为,老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应当根据中国国情制订相应的老龄产业政策。
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苏州市“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为例,其成功运行借助了中国电信通讯技术为硬件支撑,以“居家乐”221养老 服务系统为技术支撑。系统通过对客户生活需求分析,自动生成客户所需服务项目,经客户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按照服务项目, 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系统从客户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咨询意见,并以客户满意度 来考核服务质量。信息系统通过主动获取老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进行有效监控,实施规范管理。
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民间资本的投入。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社会养老职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管理、公用事业收费等相关优惠政策,促进 社会养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养老产业的专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陶立群曾提过,养老地产的投资需要很长时间,一般的年投资回报不过10%,但目前因为 市场广阔,前景巨大,所以有很多民间资本愿意进入。养老福利社会化,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是目前一个大的趋势,尤其是民间资本的进入,能给养老市 场注入更多的活力。此外,政府对于这些民间资本要做好鼓励、引导工作,在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事业的时候,在规划、建设、税费、用地等方面需要政府应给予 其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由上述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养老模式。比如海南省根据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大打 “养老牌”,推出“候鸟式”养老模式。在重点抓好需要政府资助的困难居家老年人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其他不同层面的居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扩大服务面, 拓展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居家老人主动接受虚拟养老服务。
新型养老模式多数出现在城市地区。由于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所以养老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为主,加之受到传统 的观念影响,以儿防老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新的养老模式不易推行。目前,各地出现的新型养老模式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这部分地区的老龄人普遍具有收入水平 较高,经济基础较好,接受适应新事物能力较强等特点。另外,城市老人居住比较集中,主要以社区为单位,便于服务的提供,易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
相关内容 Related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全国服务热线:4006-888-638
- 工作电话:0752-7118728 / 13380665022
- 咨询热线:180-2997-3868(微信同号)
